2011年4月8日星期五

《新世紀中國舞蹈文化的流變》

  《新世紀中國舞蹈文化的流變》一書,是北京舞蹈學院碩士研究生金浩的首部專著。作為唐滿城先生的得意弟子,他原本是研究中國古典舞的。然而他的書大大地“越界”了,他越了學科的界,也越了時間的界,本書頗有點子超前性。在他身上還真看出一點唐教授的遺傳基因。
記得那次“史無前例”結束不久,遭到嚴重破損的中國古典舞學科剛剛得以恢復,作為古典舞創始者之一的唐滿城先生,寫了篇令人不可思議的文章,他要對古典舞進行“再認識”。他認為原本脫胎于戲曲的古典舞,必須擺脫戲曲的手工包束縛才能真正走向新生。正是基于這樣的指導思想,他與李正一老師共創了“身韻課”,古典舞終于邁出歷史發展的重大一步。然而,這種前瞻性后來人們才明白那叫“與時俱進”。如今他的弟子金浩也帶有一種前瞻精神,拿出了他的第一部專著。我以為這種精神至少表現在三方面。
其一,該書寫的完全是“現在時”,他關注中國舞蹈“新世紀”的狀況。常人知道,寫東西盡量寫遠不寫近,遠距離麻煩少,有定論,容易寫。近距離不易看得清,難把握,麻煩多。這有點像“畫鬼容易畫人難”的道理。然而該書開宗明義地就是寫“新世紀中國舞蹈文化的流變”。不錯,新時期經濟學家已大多不像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去側重研究基礎性經濟理論,而面對社會急需的“現實”問題為國家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意識形態學術界也出現此種發展勢頭。然而舞蹈界面對現實的理論性專著目前還很少。金浩能夠把視線放在舞蹈藝術的“現在時”,確具一種開拓精神。
其二,舞界研究生舉凡考進大學或研究院者,大都隨導師有個特定研究方向,金浩是名正言順的“古典舞”研究生,按偏狹的常軌他的專著只應是古典舞,然而他競寫了整個舞蹈界,成為“新世紀”中國舞蹈的面面觀。他的視閾不只限于古典舞、民間舞、芭蕾舞,還直面現代舞和當代舞,甚至軍旅舞蹈、校園舞蹈乃至國標舞和電視舞蹈都在他的議論范圍,就連音樂劇這類綜合性藝術他也沒有放過。姑且不說舞蹈藝術各品類的個性已使其“排它性”越來越強,研究共性已困難多多,單就研究方法也即思維方法來看,該書已顯示出諸多獨到之處。在如何看待近三十年所出現的各個舞種,特別是“新時期”活躍的演出中所出現的新的樣式及同時產生的各種稱謂,因其有違傳統模式而遭至一些個懷疑。金浩在其論著中卻看中了它們深層探索的意義,他在大篇幅的議論中突出了民族民間舞的本質: “‘原生態舞蹈’其生命意義正是在群眾交相依存的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又是人們在生存環境中謀求生存的自我保護本能。生命的沖動、生理條件反射、求生的水餃包欲望,對生命安全感的乞求,對美好未來的祈禱和向往,這一切構成的生存意識,是人的心理特質最初級、最原始、最真切的內核。它既是一個民族群體的粘合劑,又是民間舞蹈自身的初始意義。”能夠這樣去認識問題,金浩對新世紀產生的大量不同舞種的新作,能夠發出由衷而熱情的肯定,便是理所當然的了。
其三,本書面對現實舞蹈世界所進行的全面分
析和討論,顯示出“舞蹈批評”的本色。應當承認,舞蹈界近年來出現了各種教材和各種專論,也如舞蹈創作一樣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但以舞蹈批評面目出現的專著還非常少(甚至沒有),比起其他藝術界,舞蹈批評還顯得落后。在大片有待開墾的處女地上,舞蹈批評顯得格外荒蕪。已有的舞蹈批評大多還停留在短文的一事一議上,稀稀落落已經出版的屬舞蹈批評類的著作,也是多年評論的累積,其中不少內容已經失去了時間上的意義。因而這部專著有種給舞蹈界填補空白的意義。舞蹈世界需要這種系統的舞蹈批評專著。
要知道,我們從事舞蹈史與舞蹈理論工作的人越來越多,數量上已走在世界各國前列。隨著研究生畢業者越來越多,如金浩這樣側背包的舞蹈學者也越來越多,特別是由于《新世紀中國舞蹈文化的流變》這樣論著的出版,我們的這種愿望也更強烈了:中國不僅能夠產生與國家相稱的國際級的舞蹈表演大師、舞蹈編導大師,也應當能夠產生具有一定影響的舞蹈理論批評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